此前,科技部官方公布过3款潜在抗疫西药:法匹拉韦、磷酸氯喹和瑞德西韦,均已进入临床测试阶段。
参比医药公司的薪资是不明智的,市场上医药代表大量过剩,降薪是现实,建议尽快裁员和优化,将资金转向技术开发或是购买,强化企业后劲。中国的疫情报告法规中有一个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即地方政府是有一个裁量权的,但是地方政府如果没搞清楚病因是什么,即使知道有这些病例出现了,也很难去公布。
因此每次疫情都会有民意痛批官员为什么瞒报,但指望官员个个都是精英也不现实,这个裁量权的度很模糊不好把握,追责的时候就会踢皮球,罗生门。须知过度拉高人员和商务成本的公司,最后都要付出代价。当然,怎么决策还是取决于国家行政机构,值得去了解和关注。从流感到SARS到新冠,每次公共卫生事件都是下一场战役的预演,暴露出来的问题,国家会在事件结束后开始修补。从销售一线来说,销售拜访医生的难度一直在变高,频次在下降,而跟患者接触的难度在降低,频次在上升。
有一些产品的生产质控体系未必过关,注册获批也是来不及做临床的,导致出现了一些质疑声音,但在疫情紧急时还是利大于弊。因此有人猜测这次疫情也许会类似SARS,天热后病毒就渐渐没了。截至目前,经查询国家药监局数据库,国内有8家公司有该产品生产批件。
氢溴酸西酞普兰片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目录(2019 版)》乙类药品。西南药业是第二家获得药品一致性评价批件的公司。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的适应症为治疗抑郁症。4月21日,太极集团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控股子公司西南药业收到国家药监局关于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的《补充申请批件》,该药品获得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经《Menet》数据库统计,2018年该药品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销售总额约21668万元。西南药业对该产品累计投入研发费用610万元(未经审计)
西南药业对该产品累计投入研发费用610万元(未经审计)。4月21日,太极集团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控股子公司西南药业收到国家药监局关于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的《补充申请批件》,该药品获得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截至目前,经查询国家药监局数据库,国内有8家公司有该产品生产批件。西南药业是第二家获得药品一致性评价批件的公司。
氢溴酸西酞普兰片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目录(2019 版)》乙类药品。太极集团一抗抑郁药物通过一致性评价 2020-04-22 10:29 · angus 4月21日,太极集团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控股子公司西南药业收到国家药监局关于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的《补充申请批件》,该药品获得仿制药一致性评价。2019年2月,西南药业向国家药监局提交了该产品的一致性评价申请,并获得受理,现已获得一致性评价批件。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的适应症为治疗抑郁症。
本文转载自新浪医药新闻。经《Menet》数据库统计,2018年该药品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销售总额约21668万元
张丽表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一系列支持生物医药发展的红利政策也在相继出台。刘中民认为,当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时,可通过建立多部委联合协同攻关常态机制、建立新技术应急联合研究机制、设立新技术(如干细胞)临床研究应急项,建立健全紧急备案绿色快速审查通道等措施来应对。
浦东新区科经委综合处处长王纲则详细讲解了浦东新区政府如何从集聚优质产业创新资源、鼓励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支持创新成果产业化、鼓励产业链协同联动等9项举措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站在一家三甲医院的角度,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介绍了该院应对疫情的一系列实践和思考。其中,张丽重点介绍了生物医药领域的科技发展基金产学研专项,该专项主要支持创新药物临床研究、创新医疗器械临床研究、中医药临床研究及标准化研究三大研究方向,张丽指出,医学园区的张江细胞产业园就属于创新药物临床研究支持的优先细分领域,专项政策的助力加上特有的产业链生态和丰富的资源支撑,张江细胞产业园的未来发展将迎来重大利好。刘中民表示,针对此次疫情,东方医院抓住防—诊—治三个关键环节,联合大学及合作企业组织科研攻关,全力阻击新冠疫情,其中,利用医院原有积累的技术平台优势,重点攻关mRNA疫苗项目和干细胞治疗重型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并全力开发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试剂。今年由于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受影响较大的各企业和机构不仅需要更多政策层面的扶持,在此次疫情中也还需要进行更多思考,比如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时,企业和机构该如何应对。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浦东新区科经委综合处处长王纲,浦东新区科经委生物医药和新材料处处长张丽,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经济发展处副处长杨伟民,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经济发展处李季刚,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海国际医学园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凯荣,总经理夏多、党委书记周永刚、副总经理戴月明,以及来自声佗医疗、直观复星、恩凯细胞、优替济生、微创心脉等三十余家企业的企业代表人士出席了此次会议。
王纲表示,从重点优势产业发展布局看,张江科学城是主阵地,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主导产业,张江正在加快推进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张江创新药基地、张江医疗器械基地、张江总部园、张江细胞产业园区等主导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集聚区建设,也正是因为张江科学城如此优质的产业生态集聚,政府职能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做到了有的放矢,以此充分支持和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参会的企业家代表也在会上积极发言,企业代表们表示,自扎根于张江科学城的医学园区后,不仅得到了很多专项政策的支持,且得益于整个张江科学城构建的成熟产业生态,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在这里得到协同,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也有效提升了研发生产效率,企业代表们也希望,医学园区能搭建更多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沟通的平台,增强彼此之间的交流,降低信息差,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同时,各企业代表还就公司的实际情况,在现场进行了能享受哪些专项政策支持的深入咨询。例如,对于对年度研发费用500万元以上、且保持较高增长率的企业给予年度研发费用10%、不超过1000万元的支持。
李季刚还提醒与会的企业代表,如果符合相关资助条件的,尽快填写提交申报材料,以免错过评审期限。截止目前,由东方医院携手其他科研企业和机构合作研发的新冠mRNA疫苗已被列入国家科技部、教育部、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攻关项目,且已于4月上旬向国家药监局CDE提交IND一类新药注册申请,现正进行I、II期临床试验的准备工作。
浦东新区科经委生物医药和新材料处处长张丽表示,今年是浦东新区提出五大倍增行动计划落实的第一年,其中,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浦东新区政府部门全力支持的六大硬核产业之一,其在2025年要力争突破2000亿元,实现3倍倍增的增长。疫情下,政策如何助力企业发展——2020医谷企业家春季沙龙成功举行 1970-01-01 08:33 · buyou 4月16日,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召开2020医谷企业家春季沙龙——疫情下的政策助力,特邀浦东新区和张江科学城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以及医学园区相关企业人士,深入交流和共同探讨疫情下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疫情下的企业需求,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助力和动能,4月16日,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召开2020医谷企业家春季沙龙——疫情下的政策助力,特邀浦东新区和张江科学城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以及医学园区相关企业人士,深入交流和共同探讨疫情下的企业发展之路。对于获得国家、市级重大科技专项和产业专项的企业,作为牵头承担单位的,按实际所获立项部门资金的20%给予支持,作为参与单位的,按实际所获立项部门资金的10%给予支持,每个单位年度支持额度不超过1000万元。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经济发展处李季刚则为企业人士带来了张江科学城2020年最新的政策支持解读,李季刚则介绍,对于企业的不同事项,均有不同的专项政策资助
例如,对于对年度研发费用500万元以上、且保持较高增长率的企业给予年度研发费用10%、不超过1000万元的支持。截止目前,由东方医院携手其他科研企业和机构合作研发的新冠mRNA疫苗已被列入国家科技部、教育部、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攻关项目,且已于4月上旬向国家药监局CDE提交IND一类新药注册申请,现正进行I、II期临床试验的准备工作。
刘中民表示,针对此次疫情,东方医院抓住防—诊—治三个关键环节,联合大学及合作企业组织科研攻关,全力阻击新冠疫情,其中,利用医院原有积累的技术平台优势,重点攻关mRNA疫苗项目和干细胞治疗重型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并全力开发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试剂。疫情下,政策如何助力企业发展——2020医谷企业家春季沙龙成功举行 1970-01-01 08:33 · buyou 4月16日,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召开2020医谷企业家春季沙龙——疫情下的政策助力,特邀浦东新区和张江科学城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以及医学园区相关企业人士,深入交流和共同探讨疫情下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疫情下的企业需求,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助力和动能,4月16日,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召开2020医谷企业家春季沙龙——疫情下的政策助力,特邀浦东新区和张江科学城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以及医学园区相关企业人士,深入交流和共同探讨疫情下的企业发展之路。
对于获得国家、市级重大科技专项和产业专项的企业,作为牵头承担单位的,按实际所获立项部门资金的20%给予支持,作为参与单位的,按实际所获立项部门资金的10%给予支持,每个单位年度支持额度不超过1000万元。李季刚还提醒与会的企业代表,如果符合相关资助条件的,尽快填写提交申报材料,以免错过评审期限。
其中,张丽重点介绍了生物医药领域的科技发展基金产学研专项,该专项主要支持创新药物临床研究、创新医疗器械临床研究、中医药临床研究及标准化研究三大研究方向,张丽指出,医学园区的张江细胞产业园就属于创新药物临床研究支持的优先细分领域,专项政策的助力加上特有的产业链生态和丰富的资源支撑,张江细胞产业园的未来发展将迎来重大利好。浦东新区科经委生物医药和新材料处处长张丽表示,今年是浦东新区提出五大倍增行动计划落实的第一年,其中,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浦东新区政府部门全力支持的六大硬核产业之一,其在2025年要力争突破2000亿元,实现3倍倍增的增长。今年由于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受影响较大的各企业和机构不仅需要更多政策层面的扶持,在此次疫情中也还需要进行更多思考,比如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时,企业和机构该如何应对。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浦东新区科经委综合处处长王纲,浦东新区科经委生物医药和新材料处处长张丽,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经济发展处副处长杨伟民,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经济发展处李季刚,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海国际医学园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凯荣,总经理夏多、党委书记周永刚、副总经理戴月明,以及来自声佗医疗、直观复星、恩凯细胞、优替济生、微创心脉等三十余家企业的企业代表人士出席了此次会议。
同时,各企业代表还就公司的实际情况,在现场进行了能享受哪些专项政策支持的深入咨询。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经济发展处李季刚则为企业人士带来了张江科学城2020年最新的政策支持解读,李季刚则介绍,对于企业的不同事项,均有不同的专项政策资助。
浦东新区科经委综合处处长王纲则详细讲解了浦东新区政府如何从集聚优质产业创新资源、鼓励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支持创新成果产业化、鼓励产业链协同联动等9项举措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张丽表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一系列支持生物医药发展的红利政策也在相继出台。
站在一家三甲医院的角度,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介绍了该院应对疫情的一系列实践和思考。王纲表示,从重点优势产业发展布局看,张江科学城是主阵地,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主导产业,张江正在加快推进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张江创新药基地、张江医疗器械基地、张江总部园、张江细胞产业园区等主导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集聚区建设,也正是因为张江科学城如此优质的产业生态集聚,政府职能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做到了有的放矢,以此充分支持和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